時隔近兩月,央行再度重啟逆回購操作,規模100億元,期限7天,利率與前期持平。不過,因規模低于市場預期,消息公布后,國債期貨大幅跳水。在分析人士看來,央行開展小量逆回購操作,主要是在穩增長、防風險之間尋求平衡,既要釋放一定流動性,也需要控制金融體系內部風險。此次逆回購投放100億元的信號意義大于實質,能起到重燃寬松預期、穩定市場信心的作用,預計未來降準、逆回購等操作仍可期。
重啟逆回購
5月26日,央行官網發布消息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100億元逆回購操作,當日無逆回購到期,單日凈投放100億元,利率方面與前期持平,仍為2.2%。此前,央行在3月30日、3月31日,分別進行了500億元、200億元的逆回購操作,利率均為2.2%。
連續37個交易日“空窗”影響下,市場資金利率小幅上行。數據顯示,5月26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全線上行。其中,隔夜品種上行40.7基點報1.88%,7天期上行12.3基點報1.9080%,1個月期上行2.6基點報1.3420%,3個月期上行0.5個基點報1.4050%。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指出,央行時隔37個工作日重啟逆回購操作,主要是出于維護市場流動性和預期穩定,政策穩健略偏松格局未變,流動性充裕、利率維持低位,疊加基本面回暖,利好市場。他進一步指出,由于37個工作日暫停開展逆回購操作,地方債供給增加等,對市場流動性構成一定擾動,為避免市場對央行政策邊際收緊預期,央行重啟逆回購操作,本次逆回購操作量小價穩,傳遞出央行穩的基調。
看懂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程宇同樣稱,前期央行在疫情期間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一方面使得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有所下降,但也因很多資金僅在金融體系內部循環或者僅追求表面安全的金融資產,在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同時,市場的風險也在不斷加大,因此有必要對銀行體系過多的流動性進行消化和回收,所以央行保持了較長時間的空窗期。
程宇進一步指出,逆回購空窗期對削減市場風險起到了明顯的作用,但央行的貨幣政策需在防風險、穩增長、穩匯率之間尋求平衡,因此在控制金融體系內部風險的同時,也有必要保持金融體系內部的流動性合理充裕。所以,在風險壓力下降到一定程度之后,央行有必要再投入一定的流動性,使得金融體系對外輸出的資金成本不至于過高,避免給實體經濟造成不必要的壓力。
進一步壓平利率曲線
值得關注的是,自央行宣布開展100億元逆回購操作、利率不變后,國債期貨于當天應聲下跌。數據顯示,債市在央行公告發布后出現急跌,其中,10年期國債期貨2009合約于9時45分由上漲轉為急跌,最新跌幅為0.42%。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國債期貨大幅跳水,主要是由于逆回購操作規模過小,且操作利率未變,低于市場預期所致。
不過,此次逆回購投放100億元的信號意義大于實質,能起到重燃寬松預期、穩定市場信心的作用。正如一位不愿具名的資深人士所稱,央行重啟逆回購操作,表明央行仍會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充裕,后續貨幣政策仍需配合特別國債、地方債等發行,預計降準、逆回購等操作仍可期。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劉郭方進一步指出,“重啟逆回購,可滿足商業銀行短期流動性不足,進一步壓平利率曲線。5月25日-31日地方債券將迎來7701.05億元的發行。在此沖擊下,銀行將面臨流動性短缺的局面。為此,央行重啟逆回購,補足短期資金。同時逆回購利率并沒有下降,主要是壓平利率曲線的需要”。
周茂華則認為,當前,貨幣政策整體延續穩健略偏松格局,力度與節奏保持靈活、適度,不會出現跟隨外圍開閘放水,傾向于通過結構性、創新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實體經濟支持,提升政策質效。
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基于政策穩健略偏松格局。截至目前,全球疫情防控與經濟前景存在巨大不確定性,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仍大,民營中小企業仍面臨現金流、產供銷鏈條中斷壓力,中小微企業仍需要政策呵護。
二是貨幣政策保持靈活適度,不會出現大水漫灌。國內疫情在短時間內得到控制,并及時出臺政策支持生產、生活有序恢復正常,3月以來國內金融數據、宏觀數據超預期表現,顯示經濟活動正在加快回暖中,央行短期沒有“下猛藥”的迫切性;并且央行需要避免過度寬松貨幣政策導致資金對匯率、房地產穩定構成干擾,避免導致資產泡沫與局部風險集聚。
三是國內需要提升政策質效。面對國內外復雜的經濟、金融環境,國內貨幣政策既要提高逆周期調節效果,又要避免過度寬松貨幣政策負面影響,節省政策空間,這就需要進一步創新貨幣政策工具,提高政策精準性與針對性。
多種操作穩定流動性
5月26日,央行行長易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定調,下一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將繼續深化LPR改革,疏通貨幣市場利率向貸款利率的傳導渠道,推動降低貸款實際利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同時,有序推進存量貸款基準轉換。
展望后期貨幣政策,周茂華指出,接下來,央行將繼續通過逆回購等公開市場操作穩定流動性合理充裕;通過降準(定向降準)、MLF等工具降低銀行(中小銀行)融資成本,提升其支持實體經濟能力與意愿;受結構性、周期性及疫情等因素疊加影響,我國工業部門經營前景整體仍面臨較大壓力,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仍處于負值區域,不排除央行進一步調降政策利率引導貸款市場利率進一步下行。
前述資深人士指出,今年2月以來,央行曾先后推出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工具,并先后進行了1.8萬億元流動性投放,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都起到了較好的“精準滴灌”作用,提高企業融資的“直達性”。后期除了之前的定向貨幣政策工具,央行有可能創設更多直達實體的貨幣政策工具,在專項再貸款的基礎上,更好地發揮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同作用。
程宇則認為,央行下一步的貨幣政策,必然是根據階段性的市場結構特點采取靈活性的措施,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定性和靈活性始終圍繞著穩增長、防風險、穩匯率的目標,從而保持靈活、平衡地前進,至于具體的貨幣政策工作,則要根據當時具體的貨幣環境和市場環境來決定。(記者 孟凡霞 劉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