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新聞報道了“健身房倒閉潮”,稱“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地區三個月以來有超過20家健身房倒閉,國內60%的健身俱樂部存在不同程度的虧損問題”。健身房關門跑路,會員退費維權的新聞也不時出現。
與此同時,一種新的智能健身房逐漸出現在小區樓宇。和大體量的傳統健身房相比,這種健身房面積較小,器械數量較少,設有智能門禁,提前下單后支付不多的錢就可以進入鍛煉。傳統健身房常見的“教練比學員多”的場景在這里也看不到,有些甚至無人值守,全靠智能設備管理。
傳統健身房倒閉潮中,智能健身房會趁勢分得一杯羹嗎?
共享經濟模式的新嘗試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成為人們新的消費選擇,尤其在年輕群體中,“下班去舉鐵”正成為新潮流。
“相比傳統健身房,智能健身房有幾個明顯的特點。”8月4日,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對記者表示,首先是它們普遍采用的24小時營業模式,這打破了傳統健身房營業時間受限的情況。
二是價格較優惠,辦卡的形式也比較靈活,消費者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自由度大大提高。
三是健身房設施比較簡單,但相對來說面積也較小、服務較少。“新興的智能健身房運用互聯網手段,是共享經濟模式在健身行業的探索和應用。”歐陽日輝表示。
傳統健身房主要采用辦卡加賣課的模式,對此,歐陽日輝有切身體會,“我在傳統健身房辦過很多卡,確實存在使用率低的問題,尤其是年卡,價格高使用頻次低,性價比非常低,問了下身邊朋友也都是這樣”。因此在他看來,智能健身房最大的賣點就在于支付靈活、價格優惠,甚至每次提前下單到店使用即可,這對于健身時間不固定、頻次低的用戶來說很有吸引力。
“瘦身”之后服務可能“打折”
“智能健身房的這些特點并不完全等于優勢。”歐陽日輝強調。智能門禁的進入方式,雖然可以節約健身房的運營人工成本,但對于消費者來說,被“節約”的管理人員和教練可能并不合他們心意。
“除了安全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健身在我國還屬于中高端消費品,消費者對環境、設施、產品品質的要求自然比較高。智能健身房為了‘瘦身’,健身、洗浴等設施相對較少,有的甚至沒有現場的教練指導,無法滿足中高端消費者的需求。”歐陽日輝表示。
央視財經評論員包冉同樣強調了這一點,他對記者表示:“傳統健身房絕不僅是健身地點加器材,它還提供專業教練的指導,這是隱含的重要服務。因為健身是一個需要專業技能的活動,相關指導是很必要的。”
包冉還拋出“健身的社交屬性”的觀點,在他看來,健身房是一個線下社群,既滿足健身愛好者的社交需求,也幫助人克服惰性。“傳統健身房的大量設施、用戶和教練、完善的服務等共同構成一個整體的鍛煉環境,對有心健身的消費者來說,是有激勵作用的。”
打造用戶和教練的連接平臺
歐陽日輝表示,雖然消費者是否認可智能健身房這種新的商業模式,還需要進一步觀察,但智能健身房的運營模式還是有很多值得借鑒之處,比如把智能系統引入健身房中。
他建議,可以把智能健身房作為平臺來運營。“這個平臺提供的產品除了健身場地,還可以包括私人教練。智能健身房有條件以更靈活的方式和更多教練合作。消費者在平臺上,則可以選擇合適的時間、合適的教練,也可以通過平臺系統匹配教練或接受平臺推薦的教練,選擇余地大大增加。”
智能健身房還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定制化產品,提供多樣化的靈活選項,刺激消費。私人教練的安全問題可以通過平臺的信用體系建設來保證。“消費者可以在平臺上通過匿名的評價體系點評教練,這對教練的教學既是一種肯定和鼓勵,也是種約束。”歐陽日輝說。(實習記者 崔爽)
標簽: 健身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