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應用服務商們來講,通常的傾向是把這個應用范疇劃的越大越好,避免將來受到訴訟的可能
APP下載要盡量選擇官方渠道,第一次安裝軟件要建立一個習慣,只開放必要的權限,不必要的權限完全不開放
APP獲取用戶隱私數據一直是公眾關心的話題。究竟是哪些APP在“越界”獲取用戶的隱私信息?公眾又該如何防范隱私泄露?騰訊社會研究中心和市場研究機構DCCI互聯網數據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網絡隱私安全及網絡欺詐行為研究分析報告(2018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通過對1144款手機APP獲取用戶隱私權限情況的統計,評估移動端APP的隱私安全。
“移動網絡隱私的泄露主要有手機軟件獲取、舊手機設備泄露以及黑客攻擊企業大數據等渠道。不過最受公眾關注的還是APP獲取。”DCCI互聯網數據研究中心創始人胡延平告訴記者。
報告將用戶隱私分為三類,“核心隱私權限”包括獲取位置信息、讀取手機號等;“重要隱私權限”包括打開攝像頭、使用話筒錄音等;“普通隱私權限”則包括打開WiFi開關、打開藍牙開關等。
“目前幾乎所有手機APP都在獲取用戶隱私信息,869個安卓手機APP中未獲取的僅占0.1%,但‘越界’獲取用戶隱私比例卻在持續大幅降低,這是一個良性的變化,2018年上半年安卓APP越界獲取比例降低到5.1%。”胡延平表示,部分APP獲取用戶隱私數據,有其必要性。比如,生活服務類APP要獲得你的位置來判斷哪些商戶能提供服務等。
但在2018年上半年,獲取“打開攝像頭”權限的APP比例達到89.9%,獲取“使用話筒錄音”權限的APP比例達到86.2%。“這么高的比例,它們真的需要用這些功能嗎?怎么能保證它們只在需要用的時候使用這些權限?”北京廣告公司視覺設計師孫毅的話代表了用戶的心聲。
騰訊社會研究中心總監王曉冰對此解釋說,目前用戶在使用APP之前,所不得不同意的用戶協議通常都是“一攬子協議”。“對于應用服務商們來講,通常的傾向是把這個應用范疇劃的越大越好,避免將來受到訴訟的可能。”
北京浩天安理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王新銳則認為,隱私數據并非不能調用,但需要讓用戶能夠明確知情。“比如,臉譜公司做的隱私表盤,用可視化方法管理隱私,把隱私賦權給用戶。而中國很多互聯網產品特點是集成,里面包含娛樂、支付、社交等很復雜,就更需要讓用戶直觀地知道到底用了哪些信息,讓他們更好地管理個人隱私。”
那么用戶怎樣來防止自己的隱私信息通過手機和移動互聯網泄露呢?“首先,APP下載要盡量選擇官方渠道,不要下載來歷不明的山寨APP。同時,第一次安裝軟件要建立一個習慣,只開放必要的權限,不必要的權限完全不開放。此外,對一些使用大量流量且沒有告知的APP,應及時檢查和刪除。”騰訊手機管家安全專家左洪濤說。
此外,相關安全專家還建議,在公共場所盡量不使用沒有密碼的免費WiFi,將手機上的WiFi設置為手動連接,避免不經意間連入風險WiFi。
在舊手機安全處理方面,由于刪除數據,其實只是給手機寫入新數據的權限,原有數據依然能較為容易地被恢復。因此,把重要數據備份后,在舊手機中可多次存取一些無關緊要的內容或者大型文件(如電影),直至將手機的存儲空間全部占滿。這樣數據即使被不法分子恢復,也只能恢復一些無關緊要的數據。(本報記者 陳 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