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2021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峰會”在北京汽車博物館召開,《2021年中國汽車市場預測報告》隨之發布。該報告預計,2021年,中國汽車市場銷量將達到2630萬輛,增長4%。
什么才是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的最佳注腳?或許每個人有不同的解答。與以往的歲末盤點不同,今年,盡管中國汽車市場仍舊紛繁復雜,但銷量畫出的“V字曲線”是所有從業者都不能忽略的記憶。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11月的國內汽車產銷數據。數據顯示,11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4.7萬輛和277.0萬輛,環比分別增長11.5%和7.6%,同比分別增長9.6%和12.6%。今年1-11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37.2萬輛和2247.0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和2.9%,降幅較1-10月分別繼續收窄1.6%和1.8%。
在“2021年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峰會”(以下簡稱“峰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表示,2020年,我國汽車銷量有望達到2500萬輛,同比降幅可能收窄到2%以內,大大好于年初預期。“這充分體現了我國汽車產業的強大恢復能力和我國經濟的強大韌性。”
有分析認為,年初,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中國汽車市場有序復產復工復市,不僅成為世界汽車市場企穩的重要引擎,更為中國經濟的穩定作出了表率。而面對即將到來的2021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中國汽車市場將更有看頭。
多重因素助汽車市場走出寒冬,“缺芯”問題敲響警鐘
“回首2020年,從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市場按下了‘暫停鍵’,到第二季度逐步復蘇,第三季度逆勢爬坡,第四季度全面恢復,基本實現與去年持平。即將過去的2020年,是我國汽車市場經歷的不平凡的一年。”付炳鋒如是說。
“不平凡”說起來簡單,要想實現卻并非易事。事實上,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汽車市場深度調整仍未結束,這讓不少汽車品牌的負責人做好了“過冬”的準備。
在付炳鋒看來,面對年初的嚴峻挑戰,我國及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住了疫情,同時大力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和復市,大大對沖了疫情的不利影響。
他進一步分析,在乘用車方面,國家和地方政府積極出臺的促進汽車消費的一系列政策,包括諸如增加小客車指標、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等,較好地釋放了汽車市場需求。
“政策推動再加上行業自身的努力,為促進汽車市場回暖起到了積極作用。因此,乘用車全年有望取得銷售2000萬輛的成績。”付炳鋒說。
在商用車方面,得益于“新基建”和老舊車淘汰政策所帶來的需求紅利,及時“限超”等有力措施,全年銷量有望突破500萬輛大關,創造歷史新高,對總量提供有力支撐。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認為,今年,乘用車、商用車的市場表現都“遠好于疫情嚴重期間當初的預測”。他直言,從行業發展態勢看,隨著國內經濟大環境的持續向好,以及促進消費政策的帶動,市場需求仍將繼續恢復。
陳士華同時提醒,當前國際環境仍然復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全球疫情蔓延在歐美等國家造成二次沖擊,進一步遲緩世界經貿復蘇進程,間接影響我國經濟增長。
12月初,“芯片短缺影響中國汽車生產”的消息持續登上媒體頭條。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調查,車用芯片的供需失衡的問題確實存在,且是一個全球汽車產業和相關行業共同面臨的課題。
“近年來,全球芯片行業產能投資相對保守,供需不平衡問題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就已經有所表現。”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行業發展部部長李邵華透露,疫情加劇了產能投資的謹慎,上半年芯片行業對消費電子和汽車市場預測偏保守,對今年下半年中國汽車市場發展趨好預判及準備不足,是導致“芯片短缺”的重要原因。
“同時,在5G技術發展推動之下,今年消費電子領域對芯片的需求在快速增加,芯片產能遇到挑戰,搶占了部分汽車芯片的產能。”李邵華說。
他強調,中國汽車產業的各個環節應該理性看待芯片供需失衡這一矛盾,市場層面的影響因素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步得到緩解。
“當前,汽車生產企業已在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合理安排生產節奏,調整備貨周期,增加供應商選擇,優化供應鏈布局,中國汽車產業走過了疫情影響最嚴重的階段,相信有足夠的韌性面對后疫情時代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李邵華直言。
多方看漲背后,車市向上還要邁過哪幾道坎
隨著2020年汽車市場進入尾聲,對2021年汽車市場的研判被放至不少汽車人的案頭。作為“十四五”的開局之年,2021年汽車市場走勢不僅與當年的經濟發展息息相關,也將奠定未來5年汽車市場的發展基調。
付炳鋒在“峰會”上透露,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計,2021年,中國汽車市場將呈現緩慢增長態勢,汽車總銷量預計達2630萬輛,同比增長4%左右;未來五年汽車市場也將會穩定增長,2025年汽車銷量有望達到3000萬輛。
他分析,一方面,一二三線城市由于人口的凈增長,汽車剛性需求仍然很大。在四五線城市及農村地區,消費潛力還沒有充分釋放,消費需求還有待挖掘。
“今年國家和各地方政府陸續出臺相關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放寬了限行限購措施,比如北京,通過以緩解家庭用車難的問題,進一步刺激了汽車市場的剛需。”付炳鋒說,“目前,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經濟發展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汽車行業是擴大國內循環,實現國內和國際雙循環的重要載體。國內國際雙循環必將推動汽車市場需求進一步增長。”
同時,付炳鋒指出,今年,國家在頂層設計上,先后出臺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同時,新技術的跨界融合、以大數據為主要載體的“軟件驅動汽車”正快速提升產品的迭代速度;汽車正逐步從交通工具轉變為大型移動智能終端。
“這個轉變將對汽車消費者,特別是我們的消費主力軍80后、90后群體突顯出巨大的吸引力,這也將創造更多更大的市場需求。”付炳鋒表示。
在“峰會”上,沖鋒陷陣在汽車行業一線的企業代表也給出了他們對于2021車市的預測。
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大眾品牌執行總監馬振山則認為,“后疫情時代”的車市將有望延續今年下半年的強勁勢頭。
“疫情期汽車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4.4%,凸顯了對國民經濟支柱性作用,汽車行業正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發動機,為經濟重啟注入了動力。”馬振山說,“促內需等消費政策也優先圍繞汽車行業去展開,整個‘十四五’期間社會中國經濟持續發展,車市將至少實現4.4%的年增長。因此,中國車市未來可期。”
在備受關注的新能源汽車領域,比亞迪乘用車產業辦公室主任熊甜波則預測,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總量,預計會有同比接近30%的增長,總量能夠達到110萬輛以上,整個市場滲透率到5.4%以上。
“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占比達20%,這是非常振奮的,按照這個推算意味著接下來幾年年復合增長率接近40%。而初期因為基數低,增長率可能要比年復合率更高一些。”熊甜波直言,2021年新能源增幅大約在40%,整個總量預計到150萬輛。
值得一提的是,據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汽車發展處二級調研員白華透露,2021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將持續開展,引導用戶消費。
“同時,我們將支持關鍵共性技術和平臺集成技術研發,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提升競爭力;支持和引導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持續完善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加強監管,加大宣傳,持續提升新能源汽車質量和安全水平。”白華如是說。
付炳鋒同時強調,逆全球化,新興經濟體崛起遇阻;疫情沖擊,全球產業鏈重塑;經濟換擋,高增長時期隱性矛盾凸顯等外部環境的變化給汽車產業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需要我們積極應對和逐步適應。在固鏈、補鏈、強鏈等方面正在苦下功夫,壓力正在變成動力,假以時日,短板終將變為機遇和長板??傮w而言,我們對于中國汽車產業未來充滿樂觀,同時,也要警惕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沖擊。”付炳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