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結算公司最新發布的2020年12月份債券托管量(按投資者)數據顯示,境外機構投資者的債券托管量大幅增長,12月份境外機構債券托管面額逾28848億元,同比上漲53.70%。數據顯示,境外機構投資者在12月份增持1185.08億元人民幣債券,這是境外機構投資者連續第25個月增持中國債券。
在業內人士看來,境外投資者增持中國債券主要原因是看好中國經濟。2020年,中國經濟率先從疫情中恢復,使得境外機構投資者對中國債券更感興趣。
富達國際固定收益基金經理成皓表示,目前,中國國債外資持有量已從9%逐步攀升到超過12%,外資對政策性金融債的持有量目前已上升到了6%左右。
“中國債券對海外投資者吸引相當大。”先鋒領航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王黔認為,在全球債券收益率低迷的情況下,出于平衡資產配置的考慮,海外投資者會優先選擇投資中國債券。中國債券相對更低的風險和較為理想的收益,也提升了自身的吸引力。
中美利差也是外資連續增持中國債券的重要因素。成皓認為,中國國債收益率相對發達經濟體來說優勢明顯。在業內人士看來,中美利差走闊會推動其他貨幣計價的資產向人民幣計價資產轉移。在中國經濟率先恢復增長,且貨幣政策保持穩健基調下,利率預計將保持穩定,這也意味著中美利差可能繼續維持在較寬的位置。
金融市場開放也為外資持續增持提供了可能。目前,全球三大主要債券指數均已用行動表明對中國債券的“青睞”。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已完全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目前,中國債券在該指數權重約為6%,人民幣在該指數中成為繼美元、歐元和日元之后的第四大計價貨幣。
成皓表示,2021年10月份,富時羅素預計將開始把中國債券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WGBI),富達國際測算,這可能給中國債市帶來1300億美元左右的資金,將對中國國債市場形成較好支撐。“隨著金融開放的推進,預計未來境外機構在中國債券市場上的比重會繼續提升。”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李奇霖表示。(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陳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