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及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投資中國
您的位置:首頁 >寬帶 > 正文

最新消息:“五床”聯動,讓“老有所醫”更省心“老有所依”更安心

來源:文匯網 時間:2023-06-27 06:12:52

對老人來說,家里的養老床位和養老機構的床位,最大區別在哪里?

前者擁有熟悉的生活環境,缺點是與專業醫療機構聯動不足;后者雖擁有完善的照料服務,但要告別原有的朋友圈。

各有優勢下,老人如何選擇,魚與熊掌能否兼得?


(相關資料圖)

在老齡化程度超41%的靜安區,這張“床”有了更多可能。依托民政部“十四五”首批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靜安區在全市首創“五床”聯動居家和社區整合性照護服務模式。所謂“五床”養老,即把家庭養老床位、養老機構床位、家庭病床、醫療床位和安寧療護病床這5張床徹底“打通”,實現相互之間服務轉介、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形成相互可接續的聯動模式。

這意味著,居家老人能接駁更多醫療資源,機構老人也能申請“家庭病床”服務,打破原有空間界限,突破養老、醫療等不同條線的服務壁壘。讓老年人就近就便“老有所醫”,從而實現“老有所依”。

靜安區民政局局長焦志勇透露,今年8月起,靜安區將分批次在全區推廣實施“五床”聯動。考慮到不同街鎮養老機構、醫療資源稟賦有差異,鼓勵跨街鎮統籌。

養老院“點將”,社區醫生“接單”

步入靜安區和養老年福利院內的康復治療室,紅外線治療、平衡功能訓練、電動起立床訓練等康復項目一應俱全,在這里老人進行相關理療和復健均可刷醫???,免去前往康復醫院折騰的煩惱。

僅在半年前,這里還是另一番光景。彼時,由于缺少康復醫師,院內也無法開具康復處方。住在福利院的老人得趕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具康復處方,并進行康復理療。

但對于170多名在院老人來說,康復醫療服務正是剛需。這里的老人們基本都患有4種及以上基礎性疾病,其中80%需重度護理。但在無外援的情況下,僅靠8人的院內醫護團隊難以為繼。

如今,被納入“五床”聯動試點后,養老院與毗鄰的臨汾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動,來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3位副主任醫師就此走進養老院,他們的專長分別是康復、中醫、全科。這些常駐醫生每周定期進行床邊巡診,第一時間觀察捕捉老人的健康情況。一旦老人身體發生變化,就會及時采取相關應對措施,也實現服務資源高效流轉。

養老院院長趙斌也不必再擔心醫護的穩定性,甚至還能根據養老院不同階段需求“點將”,讓老人在院內享受高質量醫療服務。相關部門表示,將持續優化考核機制,鼓勵支持更多家庭醫生到養老院“巡診”。

為家屬減負,“云陪診”上線在即

“五床”聯動,獲益的不只是老人,也惠及背負著巨大照護壓力的家屬。

“五床”聯動后,最關鍵的是背后的數據流通互通,養老院護理員直接與醫院醫護交接老人的健康檔案,省去了家屬往返折騰的苦惱。

不久前,養老院內,年逾九旬的蘇老伯突然精神萎靡、不肯吃飯。養老院當即聯系了社區醫院簽約醫生,為其進行上門導尿診療,可收效甚微。社區醫生根據臨床癥狀立即通過綠色通道將老人轉診至市北中心醫院泌尿科救治。很快老人轉危為安,又在社區醫院老年護理病床治療了近20天后,再度返回養老院床位。

據統計,養老院入住老人最常見的慢性病包括壓瘡、肺部感染、泌尿系統感染。針對部分老人病情突然加重的情況,“五床”聯動機制下,老人從就醫到術后康復都有更便捷暢通的綠色通道。同時,借由后臺數據“跑路”,老人還能精簡出入院手續。

據靜安區衛生健康委醫改科科長彭程介紹,為了讓更多家屬免于奔波之苦,醞釀多時的“云陪診”上線在即。屆時,老人就診轉介全程有專業陪護,家屬也就有了喘息時間。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