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及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國內 > 正文

上海推進五個新城建設 意味著什么?

來源:第一財經 時間:2022-01-21 10:30:13

于2021年全面發力的上海五個新城建設亮出成績單。

2022年1月20日,上海市市長龔正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2021年,上海制定“1+6+5”新城規劃建設總體政策框架。50家企業總部、62家研發中心簽約落戶新城。91個民生重大項目、25項交通重大工程開工建設,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兩港大道快速化、崧澤高架西延伸等重點交通項目相繼建成。

2022年1月6日,上海五個新城拉開了新城大規模建設實施的序幕,當天集中開工(簽約)項目共計40個,涉及高端產業、科創、基礎設施、重大民生等領域,總投資額1328.2億元。

龔正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今年,上海將全面推進五個新城建設,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堅持統籌好空間、規模、產業結構,推動規劃、政策、項目落地,推進資源要素科學配置和合理流動,打造“一城一中心”、塑造“一城一意象”,促進市域發展格局重塑、整體優化。

從規劃政策設計階段到大規模開發建設實施階段,新城正在項目落地與人才引進的雙向互動中,加速集聚人氣,成為城市發展的強勁引擎。

五個新城意味著什么?

3年前,國務院批復的《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下稱“上海2035總體規劃”)就提出,將位于重要區域廊道上、發展基礎較好的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南匯等5個新城,培育成在長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綜合節點城市。

2021年1月,“五個新城”被首次寫入上海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上海明確將以五個新城建設為發力點,優化市域空間格局。

兩個月后,一系列實施意見、專項方案和建設行動方案密集發布,“1+6+5”政策框架迅速搭建完成。

“1+6+5”總體政策框架,其中的“1”即由上海市規劃資源局、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制定的《關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進新城規劃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6”即由上海市級相關部門圍繞政策、綜合交通、產業發展、空間品質、公共服務、環境品質和新基建等方面制定六個重點領域專項工作文件;“5”即由各新城所在區政府、管委會牽頭制定五個新城《“十四五”規劃建設行動方案》。

《實施意見》提出,以“上海2035總體規劃”為引領,按照獨立的綜合節點城市定位,統籌新城發展的經濟需要、生活需要、生態需要、安全需要,將新城建設成為引領高品質生活的未來之城,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推進人民城市建設的創新實踐區、城市數字化轉型的示范區和上海服務輻射長三角的戰略支撐點。

9月,五個新城的總體城市設計完成,各個區和管委會均成立了實體化運作的新城推進辦,全力推進重點地區、示范樣板區規劃設計和建設實施。聚焦產業、交通、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在這一年啟動的重大項目多達255項。

在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陳憲看來,建設五個新城的意義,并不只是中心城區外圍將出現五個獨立的綜合節點城市,更重要的是,上海將以它們為次中心連接滬城市,最終節點城市和滬城市將與中心城區一道,共同做實上海都市圈空間結構。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系教授張曉玲告訴一財經,上海在強化節點和鏈接功能的同時,也要看到城市空間增長受到區域發展門檻的限制和摩擦力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考慮的是如何稀釋這些阻力。比如,上海能否通過五個新城的建設,把全球城市的溢出效應連接成片,把內在的核心城市與五個新城之間的弱連接與均衡,變成多中心關聯的、高效發展的城市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強關聯?

她認為,這種從核心區域到邊緣區域的優勢連結并非單向虹吸,而是中心與節點互相交流,彼此鉚釘、形成網關。一旦做成,將會創造出中國目前還沒有的強強關聯格局。而這也將刷新上海在全球城市價值鏈的定位,成為與全球其他創新城市的重要鏈接點。因為,在新城市主義時代,唯有面向創新的未來城市才能引領各國新一輪的產業制高點,進而在全球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占據有利地位。

產業發力和差異化人才導入

按照規劃建設,新城發力的核心為“產業發力”。五個新城試圖構建各具特色、錯位競爭的產業體系,提升新城特色功能和產業能級。

龔正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年要提升新城產業發展能級。深入推進“一城一名園”建設,高起點布局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加快打造嘉定國際汽車智慧城、青浦長三角數字干線、松江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奉賢東方美谷、南匯數聯智造品牌。加快建設10個示范樣板區。

產業的背后,人才是關鍵。

根據《實施意見》提出的目標,到2035年,五個新城各集聚100萬左右常住人口,基本建成長三角地區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綜合節點城市。到2025年,五個新城常住人口總規模達到360萬左右,新城所在區的GDP總量達到1.1萬億元,基本形成獨立的城市功能,在長三角城市網絡中初步具備綜合節點城市的地位。

目前,五大新城的人口總量不到300萬。以奉賢新城為例,2020年的常住人口約為40萬人,按照到2035年百萬人口的目標,15年里奉賢新城每年均至少要“搶到”4萬人。

為此,五個新城加快推動新城發展的體制機制創新,聚焦“人、地、房、錢、權”等五個重點領域推進政策細則制定。其中“搶人才”方面,持續強化差異化的人口導入和人才引進政策支持。

2021年11月29日,上海市學生服務中心(上海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的官方微信公眾號“上海學生事務”發布稱,為了加大吸引人才的支持力度,特別是支持“五個新城”建設招攬人才,決定試點在五個新城和自貿區新片區就業的上海市應屆研究生畢業生符合基本條件可直接落戶的政策。落戶受理時間為2021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

這意味著,上海落戶門檻在五個新城和自貿區新片區的門檻再次降低,上海本地應屆研究生到這些地區就業即可直接落戶。這與上海主城的落戶政策差異化進一步加強——應屆生如果想在上海主城區直接落戶,須擁有北大、清華以及上海本土的復旦、上海交大、同濟、華東師大等六所名校的本科學歷。

與此同時,上海針對五大新城的人才政策還明確,對在新城重點產業的用人單位和教育、衛生等事業單位工作滿一定年限并承諾落戶后繼續在新城工作2年以上的人才,“居轉戶”年限由7年縮短為5年;對新城范圍內教育、衛生等公益事業單位錄用的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和上海市居住證持證人在新城工作并居住的予以專項加分。

為了留住人才,龔正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要提升新城公共服務水。建設全齡友好生活圈,打造一批服務新城、輻射區域的高能級公共服務設施。推動優質教育、醫療、養老等資源落戶新城,新建17所中小學、13所幼兒園,推進新城市級醫院項目建設。實施租購并舉的人才住房政策,加快建設新城“綠心”公園,推進新城綠色低碳試點區建設。

標簽: 上海 新城建設 城市空間 住房政策

相關閱讀